实现“双碳”目标须全国一盘棋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部署和要求,必须科学评估各省份“双碳”态势,识别各地“双碳”治理中的优劣势和难点、重点,找准自身在全国一盘棋中的定位。

前不久,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第二十八期环境茶座,会上发布了《推进“双碳”务须全国一盘棋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在中国省级双碳指数年度评价的基础上完成的。2021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省级双碳指数课题组,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为基础理论,以碳排放关键影响因素为分析路径,综合考虑能源、工业、交通、生活等碳排放领域,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排放趋势三大角度,对30个省份的“双碳”态势进行评价。

在中央“双碳”政策体系指引下,全国“双碳”工作整体继续取得进展。被评价省份均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或碳达峰实施方案。

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多省份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能源结构调整是“双碳”战略的重中之重,多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颇具雄心。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总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首位。

同时,多地积极规划超低能耗建筑,其中上海、北京、河北、黑龙江等12省份已率先将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规模纳入地区“十四五”时期规划指标体系,12省份累计目标面积已达5030万平方米。

在取得进展的同时,笔者也看到,各地在全国一盘棋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定位及“双碳”行动路径有待进一步明确,承担能源保供重任的西部煤炭主产省份能源转型面临多重制约,全国联动的电力跨区域动态调节和多能互补格局尚待形成等。这表明,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付出艰苦努力。

全国一盘棋实现碳达峰,既不能一刀切,也不宜齐步走。为如期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各省份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资源环境禀赋条件,从认识层面、管理层面、能力建设层面,为全国一盘棋创造条件。

重点地区可以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目标和“双碳”行动路径,更好地引导各界合力推进。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GDP和碳排放量在全国占比均很高,需要结合发展实际找准自身定位,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力争率先达峰,在全国一盘棋实现碳达峰中发挥压舱石作用,为能源保供以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预留空间。

承担着能源保供重任的西部碳排放大省,要锚定碳排放强度指标推进能源转型,加速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才、技术和资金短板的制约,亟待通过全国统筹,获得东中部先发地区和电力调入地区更多的支持。对此,笔者建议开展东西部省份结对帮扶,打通区域间绿电交易网络,激发区域多能互补合作动力,促进可再生能源输送和消纳,支持能源保供大省转型发展。

此外,还应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制定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如激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行动,敦促后发地区着力提高发展质量;设定东中部地区调入绿电的比例,并逐步提高要求;支持地方探索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创新科研体制,打通资金、人才、技术流通壁垒,力争关键技术领域尽快取得突破等。

我们期待,各省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梯次有序实现高质量碳达峰,为后续如期实现碳中和创造有利条件。